許林珍
2021-06-10 22:34:37
來源: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通訊社
點擊:
“談及少年二字,應與平庸相斥。”
古人云:人不風流枉少年。有人說少年感是豪放灑脫,滿目星辰;有人說少年感是勇闖天涯,生如夏花;也有人說少年感是清風明月,楊柳依依。大抵“年少”二字的意蘊,就在于青春年少時無限種未來的可能,也在于隱約可見薄霧煙雨外的似錦前程,我想更重要的是少年身上所煥發(fā)的生機與活力,以及少年肩上所扛起的責任與擔當。
遙不可及的夢,唯少年敢想。少年嘛,恰風華正茂,心似驕陽萬丈光,夢馭扶搖直上九萬里,破陰云迷霧,尋黎明曙光,以金鳥為友,看盡山河遼闊。或夢騎飛天之馬,踏落紅千里騰云而上,以晚霞鋪路游銀河萬里,摘明月星辰。少年自有少年狂,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心懷生靈萬物,俯觀大千世界。衡中學子張錫峰曾在演講中說道“我們會走出去,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本就是一場以寡敵眾的斗爭”。他用十八年的光陰去追尋心中的夢想,憑自己的努力與堅持抵達心中的詩與遠方,只因為他的心中有熱血,所以歲月從不敗少年。
氣吞山河之志,唯少年敢立。正因少年想著遙不可及的夢,才敢立下山河之志。雖說少年向來不識天高地厚,放眼處皆自負才高八斗,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且看翔宇少時見祖國衰敗,心痛不已,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壯志,成一國總理;唐臣十一歲見文德橋坍塌,潸然淚下,勵志造出堅固虹橋,后建錢塘武漢橋。少年之志,謙和而狂妄,驕傲又坦然;少年心懷四方,志在天下,非流言蜚語可動搖,非千難萬險可阻擋。少時當立凌云志,同心共筑立輝煌。
破舊立新之事,唯少年敢做。少年的奇思妙想是時代最好的進步,無封建迂腐也無古板固執(zhí),少年的眸中滿是星辰大海,而非煙土塵埃。且看新文化運動,歷史的浪潮起起伏伏,他曾勇立潮頭,劈波斬浪,也曾顛簸飄搖,但卻總在趔趄向前。他曾經(jīng)“一枝獨秀”,萬眾舉目,也曾經(jīng)真的緩緩“坐下”,退居一隅。只是他在角落中從未低頭,仍然目光炯炯,殷殷注視著風暴中心,更不曾放低他響亮的聲音。正因如此,少年和當代思想格格不入,故被稱之為叛逆,但也因如此,未來祖國定然會在少年的手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輝煌,故被稱之為棟梁。
見那亭臺樓閣,浮華萬千,少年負手而立,青絲飄忽;少年踏花來,醉酒去,富讀詩書千百篇,墨寫明章千古絕;見那狼煙四起,血染紅霞,少年執(zhí)花在手,取樓蘭,少年仗劍高坐,破晴天。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少年不會永遠是少年,但青春不是少年感的前提,眼里澄澈的光才是評判的標準。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依舊是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眼中溢出明亮山河,靜觀草長鶯飛,在人生中的漫漫長夜中去發(fā)光,而并非被照亮。(責任編輯 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