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見習記者 楊燦 王瑤 冉淼/文 楊嬌/攝 )12月20日,我院在3307教室開展以“大學生人格與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入學教育。我院團總支書記劉聰老師擔任主講人,我院全體20級新生到場聆聽。
此次講座,劉聰老師從“人格的概念與影響因素”、“大學生人格與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缺陷及其矯正”三個方面進行講述。
講座伊始,劉聰老師對人格的四個基本特性“整體性”、“穩(wěn)定性”、“獨特性”、“社會性”分別進行講解。隨后,他著重介紹有關大學生的氣質和心理健康知識。他表示,在心理學上,氣質主要分為四種,即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他強調,了解自己的氣質有助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更可以改善個人性格,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
(劉聰老師正在給同學授課中)
最后,劉聰老師從來源和心理學角度解答 “什么是性格”這一問題。他向學生普及人格障礙相關知識。例如,人格障礙常見類型有偏執(zhí)型人格、人格分裂、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和表現(xiàn)型人格障礙。他提出大學生可以從博覽群書、注重交往、從小事做起三種途徑來優(yōu)化自我性格。
劉聰老師表示,要以科學的理論塑造人格、以高雅的校園文化熏陶人格、以心理咨詢服務重建人格、要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激發(fā)自我實現(xiàn)和成功的動機來塑造健康人格。(編輯 劉聰 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