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日期:2022-12-28 15:20:08 點擊:
李楊,共青團員,林學與園藝學院林學專業(yè)19級學生。曾任班級團支書、社會工作者協(xié)會干事、校團委社團管理部部長,榮獲2021-2022學年度“十佳共青團員”稱號。
勇于挑戰(zhàn) 不斷突破自己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大學期間,李楊參加了很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的比賽,最大的收獲便是膽量。在比賽中有很多發(fā)言的機會,讓她敢于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突破自己,得到提升。2019年,李楊還是大一新生,當時她和團隊一起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參加“林學杯”國賽。比賽中,李楊接觸了很多新鮮事物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在確定答辯人選時,她主動承擔起了團隊的答辯任務,勇于挑戰(zhàn)自我,彌補比賽經驗的不足。此外,她喜歡與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交流,一起討論各自項目中的創(chuàng)新點,取長補短,完善自身項目。最后,她順利完成了答辯,也為后期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楊答辯照片
談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李楊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一是不同的比賽側重點不一樣。要充分了解比賽要求,借此來進一步確定PPT和計劃書的重點與內容;二是要多與團隊成員和指導老師溝通。團隊中有許多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多交流才能取得共識。在項目進行中要多請教指導老師,尋求更加專業(yè)的指導,增強項目的競爭優(yōu)勢;三是不要害怕遇到難題。直面難題才能突破自己,賽前充足的準備能夠賦予團隊足夠的自信心,答辯時從容應對,遇到不會的問題,大方真誠地向老師請教便可。
盡己所能 用真誠回報社會
“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為祖國貢獻我們的力量,是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李楊提到,從小身邊就有許多致力于志愿服務工作的人,這些志愿者給她帶來了關心與愛護,使她產生了無盡的感謝與敬佩之情,讓她也愿意用真誠去回報他人的善意。受多方面影響,大學生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李楊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去給更多的人提供幫助,正如雷鋒所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李楊幫助老人照片(右二)
志愿服務活動的意義在于幫助別人的同時,讓自我得到提升。每當李楊回憶起寒假時的核酸檢測志愿服務活動,心中總會掀起波瀾。那時她和小伙伴們克服嚴寒,擔起了組織核酸檢測的責任,當時許多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沒有手機,她和其他志愿者就一起耐心地教他們綁定身份、掃碼。遇到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他們就用自己的手機幫他們綁定。后來,附近的爺爺奶奶還貼心地給他們送來食物和取暖的炭火。過程雖艱辛,但守護居民的平安健康讓他們倍感幸福。
步履不停 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明確且清晰的目標是激勵一個人前進的根本力量。生活中的李楊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對未來有完整的規(guī)劃——先考研上岸,后回家實習,同時準備事業(yè)單位的聯(lián)考。李楊認為,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天才,就該付出更多努力去彌補那份缺陷,只有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書本上,才能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她提到目前自己主要的任務就是抓緊時間,將自己遺忘的知識點或錯題及時進行復盤,查漏補缺。
李楊競賽照片
在樹立目標之后既要堅定自己的選擇,又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不斷地崩塌又自我重建。其中,心態(tài)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緊張的學習難免讓李楊感到焦慮,但相比抱怨,耐心去尋找解決辦法會更有效。她會選擇去閱讀書籍放松身心,或者吃一些美食緩解壓力,保持身心愉悅。越是艱難,越要勇于攀爬,因為每一步不好走的路都是上坡路。
人生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被賦予不同的意義。李楊始終把“千萬不要在你本該奮斗的時候選擇了安逸”當成座右銘,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里都激勵著自己向著目標不懈奮斗,步履不停,成為更好的自己。(記者 嚴海燕 高思琴 編輯 高思琴 責任編輯 冉嬋娟 審核 向馳)
注:李楊曾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國家級一等獎;2021年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友誼賽國家級優(yōu)秀獎;湖北省第十一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省級銅獎;湖北省第四屆“建行杯”省級銅獎;恩施州第一屆“硒創(chuàng)匯”州級一等獎;恩施州第二屆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州級優(yōu)勝獎;第二屆“林學杯”校級一等獎;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校級金獎;第十一屆“三創(chuàng)賽”校級二等獎;大創(chuàng)項目優(yōu)秀校級結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