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壹心理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357896
因為房子租約到期,最近一直忙著尋覓新住處。多虧了幾個朋友幫忙,總算在期限內(nèi)找到心儀的房源。
隔天吃晚飯時,一個朋友對我說:“挺佩服你的,找來朋友幫忙。我找房搬家都自己搞定,就是開不了口,總覺得麻煩別人。”
說這話的姑娘,我認識有兩年多,獨立、精干。工作時總是安靜把活干好,生活上更是從不求人,有次住處的房門因為年久失修四周墻體脫落,她直接上淘寶買了水泥,自己愣是給補上了。當時聽說這件事的我,除了震驚的五體投地以外,更多的是心疼和無奈:姑娘,你為什么不求助?
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人,寧愿累得要死、束手無策,也不肯張嘴求人幫個忙。
其實,這種“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因為我也有過同樣的想法,什么都要自己來,辦不來的就死扛,除非萬不得已,絕不使用場外求助這個選項。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找人幫忙這道你我都邁不過去的坎兒。
國外曾有人在推特上發(fā)起調(diào)查:為什么你討厭求助?瞬間收到數(shù)萬條回復(fù),答案五花八門,但歸結(jié)來看困擾大家的無非是這幾點:
(1)擔心麻煩別人。這個原因被最多人提及,不愿意求助是因為害怕變成對方的負擔,不想麻煩別人。“自己的事情應(yīng)該自己負責,我不想麻煩其他人為我分擔。”
(2)害怕顯得軟弱。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害怕別人覺得自己很弱。“對我而言,開口求助就是在承認失敗。” 令人驚訝的是,有這種擔心的更多的是女性,比起讓人覺得自己軟弱、不獨立,還不如有苦自己受,修煉成為女漢子。“我不想承認我的脆弱。”
(3)擔心對方拒絕。“如果他們說不怎么辦?”因為害怕遭到拒絕,或者以前有過求助被拒絕的經(jīng)歷,受傷的感覺仍記憶猶新,不愿再冒險。
(4)討厭失去控制。提出需要和請求,就相當于把自己的一部分生活交給別人,這種無法完全掌控的局面讓自己很沒安全感。
(5)不想欠人情債。我的很多朋友都提過這一點,不喜歡欠人情。別人在幫自己的時候會感到很不自在,如果幫了,事后也一定要盡快還清。
無論是擔心給別人帶去麻煩,還是害怕被拒絕,不難發(fā)現(xiàn)一切擔憂都源于你自己的預(yù)設(shè)和假想,最終形成了不愿求助的心態(tài)。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打破這些負面預(yù)期和歪曲了的想法。
對應(yīng)上面的每一條理由,讓我來告訴你,為什么你完全沒必要擔心。
1、關(guān)心你的人樂意被麻煩,但首先你要覺得自己值。
真正關(guān)心你的人,不會覺得被打擾和麻煩,他們愿意為你付出這點時間。但真正的問題可能出在你自己身上:你是否覺得自己值得被幫助?
很多時候,其實不是你怕麻煩別人,而是你都不想幫你自己。你認為自己的需要不值一提,不應(yīng)該得到關(guān)注。從心理學(xué)角度看,這和每個人的自尊感(self-esteem,自我肯定,感覺良好,并認許自我)有關(guān),如果自尊水平太低,就會容易怕給別人惹麻煩,覺得自己的事情不重要,對于正常的尋求支持也充滿了擔憂。
簡單來說,自尊感就是你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只有你先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值得別人的幫助,才能敢于表達自我的需要。而不是再用“不想麻煩別人”這樣的話來做擋箭牌。
當你尋求支持,只能說明在特定時間、特定情況下,你需要一些協(xié)助,僅此而已。它不能反映任何其他事情,比如你的個性、智力、能力等。
求助不僅和脆弱自卑無關(guān),事實上,它還是一種勇氣和智慧的體現(xiàn)。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活躍在各個領(lǐng)域的成功者,都懂得認清自己的局限性,并在需要的時候?qū)で髱椭?/p>
記住,沒人會因為你無法獨立完成一切而責怪你。你也不應(yīng)該這樣評價你自己。
3、超過70%的求助都會得到回應(yīng),被拒絕也不是世界末日。
我可以打包票地告訴你,絕大部分人(特別是你會選擇求助的)都是樂意幫助你的,即使不能,他們也會幫你想辦法。
不要把這個世界想得太冷漠,如果你已經(jīng)提前在心理做了負面預(yù)期,當然就更難鼓起勇氣去開口求助了。更何況,為什么要為了避免30%而放棄70%呢?
退一步講,如果恰巧那30%發(fā)生在你身上,也沒什么大不了。要知道,你有權(quán)尋求支持,對方也有權(quán)選擇拒絕。而擁有良好自尊感的人,不僅樂于看到自己得到幫助,也能夠坦然地接受他人的否決。
4、你需要的不是孤軍奮戰(zhàn)的掌控感,而是知道有人并肩作戰(zhàn)的安全感。
不要指望什么事都能獨自搞定,完全掌控局面并不會帶來安全感,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巨大的壓力擊垮。不要對自己太過嚴苛,不必要求事事完美。
向你的親友團尋求支持,能讓你意識到自己是被關(guān)心和支持著的,這會給你帶來安慰。長此以往,你將擁有良好的心理韌性(Resillience,面對逆境時的適應(yīng)和恢復(fù)能力),因為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更重要的是,當你以后回想,你不會記得自己獨當一面、運籌帷幄,只會記得特別的人和你共同度過了特別的時刻。
沒人可以離開別人的幫助獨自活下來。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互利互惠的行為準則就已經(jīng)寫在了我們的DNA中。人們不僅樂于幫忙,而且真的能從中獲益。
表面上看,求助者獲得了需要的信息和支持,但實際上給予者收獲的可能更多。
想想你上一次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感覺到了什么?積極的情緒。當協(xié)助他人時,我們會感覺良好,仿佛獲得新的能量,同時心靈獲得極大的滿足。
也許你擅長幫助,卻羞于求助,因為說出“我需要你”總是比“我來幫你”更加困難。但是只有你學(xué)會坦然地表達自己,承認自己的需要,才能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更加敞開心扉。
如果你過于緊張和羞澀,不妨放慢腳步,從周圍的環(huán)境開始。先提一些小的、無足輕重的請求,直接求助:“你可以幫我嗎?”、“我需要你的幫助。”。
求助之前,在心里設(shè)定實際的預(yù)期;
慢慢地,你會對求助變得習慣,發(fā)現(xiàn)自己不那么害怕了。你自然而然地在需要的時候?qū)で笾С帧8舻氖牵愕那笾€會成為一種鼓勵,讓那些幫你的人也變得敢于求助。
這一次,我能夠坦然求助,但下一次可能還會感到緊張。但我明白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