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科目與時間安排
崗前培訓3天,畢業(yè)實習48周
其中:
內(nèi)科13周(病房12周,門診1周)
外科13周(病房12周,門診1周)
五官科4周
急診科2周
婦產(chǎn)科8周(病房7周,門診1周)
兒科8周(病房7周,門診1周)
二、各科實習大綱
內(nèi)科(含傳染科)實習大綱
實習時間12周,其中:病房11周(含傳染科),門診1周
1、病房(含傳染科)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內(nèi)科病房日常工作的基本技能(如各種醫(yī)療文件的書寫,各種化驗、特檢結果的正確分析、交班、查房方法等)。
(2)掌握內(nèi)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包括寄生蟲病、傳染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防治。
(3)學會對發(fā)熱、頭痛、常見心律不齊、心絞痛、呼吸困難、咯血、腹痛、血尿、浮腫、嘔血、昏迷等癥狀進行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學會對內(nèi)科常見急癥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跳驟停、休克、呼吸衰竭、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大出血、腦水腫、急性中毒、嚴重感染等進行診斷和急救處理。
(4)掌握內(nèi)科常見急救技術、治療技術操作,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輸液、吸痰、洗胃、導尿、胸穿、骨穿、腹穿、腰穿等。
(5)學員分管的病床,必須在上級醫(yī)師指定的時間內(nèi)按時認真寫出病歷,經(jīng)常深入病房、查訪病情,作好病情記錄,堅持早晚各查房一次,并在帶教老師查房前作好準備;查房時間向老師報告病情變化的情況和修正治療計劃及下一步檢查的意見,并學會分析病情,待老師同意后方能寫出醫(yī)囑單或處方。
2、門診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熟悉內(nèi)科門診日常工作常規(guī),掌握門診病歷書寫,處方書寫技巧,了解急診處理及轉送原則。
3、護理實習內(nèi)容和要求:
實習生應在科室護理部和帶教老師領導下,主動參加護理工作,掌握內(nèi)科一般和急重病人搶救護理工作,熟悉各種診療技術操作和常見急救操作技術。
4、內(nèi)科實習期間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病歷及各種醫(yī)療文件的書寫導尿
體格檢查洗胃
肌肉注射胸腔穿刺
靜脈注射腹腔穿刺
輸液腰椎穿刺
吸痰給氧
5、內(nèi)科實習期間理論教學內(nèi)容:
(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
(2)腦血管疾病的鑒別診斷。
(3)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檢的方法及重要性。
(4)黃疸的鑒別診斷。
(5)咯血的處理。
(6)原發(fā)性心肌病表現(xiàn)、分型和處理。
(7)散發(fā)性腦炎的表現(xiàn)及診斷。
外科實習大綱
外科實習時間12周。其中,病房11周,門診1周。
外科是整個醫(yī)學學科的組成部分,是臨床醫(yī)學的一個分科。通過外科實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對于外科疾病的治療,手術常為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絕不能認為手術可以解決一切。應對外科樹立正確的認識,加強整體觀念,重視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批判單純手術觀點和局部觀點,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
1、病房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外科病歷書寫、外科基本理論和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熟悉外科急腹癥的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掌握其處理原則,基本熟悉危重病人的搶救,了解疑難病的診斷處理。
(2)掌握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掌握局部浸潤麻醉;熟悉腰麻、硬膜外麻醉;了解靜脈、吸入麻醉。
(3)牢固樹立無菌觀念,掌握切開、縫合、止血、結扎、分離技術等。能獨立處理一般外傷的清創(chuàng)縫合、表淺膿腔切開引流、體表小腫瘤切除術。
(4)基本掌握包皮環(huán)切、痔核切除、睪丸鞘膜翻轉、靜脈切開、疝修補、闌尾切除、腋臭切除、骨牽引、肛瘺掛線、點狀植皮等常見小手術。
(5)了解或熟悉腸切除、腸吻合、胃修補術、胃大部切除術、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引流術、肝修補術、脾切除術、四肢骨折開放復位固定術、剖腹探查等常見手術。
(6)學會顱腦損傷、胸部損傷、泌尿系損傷、腹部損傷、燒傷的急救、觀察及一般處理。掌握包扎、換藥、拆線方法及各類引流的適應癥、方法和意見。
(7)了解和熟悉骨科常見、多發(fā)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及其急救和處理原則。
2、門診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門診病歷書寫的格式、內(nèi)容和要求,做到項目格式正確,內(nèi)容充實,準確完整。
(2)掌握門診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處理。
(3)熟悉急診室工作,了解或?qū)W會疑難病、危重病人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4)掌握門診處方的正規(guī)書寫,熟悉常用藥物的劑型、用量及毒副作用,正確用藥。
(5)掌握門診小手術的操作技術,局部封閉注射的方法和簡單閉合骨折、脫位的復位及外固定方法。
3、護理實習內(nèi)容和要求:
(1)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熟悉分級護理、常規(guī)護理的內(nèi)容、要求及意義。
(2)熟悉皮試液的配制及皮試注射操作方法,掌握皮內(nèi)、皮下、肌肉注射、靜脈輸液、輸血。
(3)熟悉褥瘡、骨牽引、術后引流病人的護理,熟悉輸氧、插鼻胃管、灌腸的操作方法。
(4)熟悉如何接待病人、鋪床、觀察病人、術后病人的護理及尸體的料理。
4、外科實習期間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病歷及各種醫(yī)療文件的書寫消毒、鋪巾
皮下注射洗手、戴手套
皮內(nèi)注射穿手術衣
肌內(nèi)注射換藥
靜脈注射繃帶包扎法
局部封閉注射小夾板固定
輸液胸腔穿刺
輸血腹腔穿刺
給氧導尿
直腸穿刺鼻飼
肛門及直腸指檢洗胃
備皮
要求操作熟練、正確、規(guī)范、無菌觀念強,掌握適應癥及禁忌癥,熟悉意外情況的處理。
5、外科實習期間理論教學內(nèi)容:
(1)腹部包塊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2)男性外生殖器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
(3)運動系統(tǒng)的檢查方法。
(4)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
(5)膽道梗阻的診斷及處理。
婦產(chǎn)科實習大綱
實習時間共8周。其中,病房7周,門診1周。
1、計劃生育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早、中、晚期妊娠的診斷及早中期妊娠終斷的計劃生育手術,如吸宮術、藥流術、利凡諾中期引產(chǎn)術、鉗刮術等。
(2)掌握上、下環(huán)術。
(3)了解及參加輸卵管結扎術(腹式)。
(4)掌握避孕針、避孕藥使用的指導與常見并發(fā)癥的處理。
2、產(chǎn)科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熟悉圍產(chǎn)期的保健(基本確定胎方位、胎心、骨盆外測量及孕期保健知識)。
(2)基本掌握生理妊娠和病理妊娠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
(3)掌握正確分娩的各產(chǎn)程的觀察及處理原則,包括平產(chǎn)接生四個以上。基本掌握新生兒的處理,掌握會陰切開縫合術、會陰破裂修補術等。
(4)初步掌握難產(chǎn)的診斷及處理原則,了解或熟悉臀位助產(chǎn)術、胎頭吸引術、人工剝離胎盤術等。
(5)基本掌握子宮破裂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
(6)初步掌握產(chǎn)科危重病的搶救處理原則,如產(chǎn)科出血、子癇、產(chǎn)褥感染、子宮穿孔等。
(7)初步掌握宮縮劑在產(chǎn)科中的應用。
(8)參加剖宮產(chǎn)術。
(9)初步掌握新生兒窒息的處理、復蘇、胎兒窒息的診斷及處理。
3、婦科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基本掌握婦科的檢查方法:視診、窺器、雙合診、三合診及婦科特殊檢查和宮頸刮片、活檢,了解或熟悉分段性刮宮及輸卵管通液術、宮頸電熨術、宮頸息肉摘除術。
(2)基本掌握婦科四大癥狀:白帶異常、急性下腹痛、陰道出血、盆腔包塊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3)掌握女性生殖器各種炎癥的診斷及治療(包括淋病)。
(4)初步掌握婦科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5)了解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在婦科疾病中的運用。
(6)了解子宮體癌、卵巢癌、侵蝕性葡萄胎、絨癌的診斷及各期的治療原則,熟悉子宮肌癌、葡萄胎、宮頸癌、良性卵巢腫瘤的診斷,各期治療原則。
4、護理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會陰擦洗、陰道擦洗、沖洗及陰道、宮頸上藥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
(2)掌握導尿術;
(3)掌握催產(chǎn)素引產(chǎn)、催產(chǎn)的觀察及護理。
(4)掌握新生兒體檢、沐浴、喂養(yǎng)等。
(5)掌握婦產(chǎn)科手術病人術前、術后的護理內(nèi)容、方法。
5、婦產(chǎn)科實習期間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宮頸刮片、宮頸活檢、宮頸息肉摘除、產(chǎn)前檢查、平產(chǎn)接生、會陰修補術、上環(huán)術、下環(huán)術、早孕吸宮術、盆腔檢查(雙合診、三合診)羊膜腔內(nèi)、外利凡諾中期引產(chǎn)術、后穹窿穿刺術、診刮術、宮腔插管術
要求:操作手法正確,掌握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6、婦產(chǎn)科實習期間理論教學內(nèi)容:
(1)陰道流血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
(2)婦產(chǎn)科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
(3)盆腔包塊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
(4)白帶異常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
(5)催產(chǎn)素、麥角新堿在婦產(chǎn)科中的應用。
(6)婦產(chǎn)科內(nèi)分泌治療在臨床中的運用。
兒科實習大綱
實習時間共8周。其中,病房7周,門診1周。
1、病房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迅速熟悉兒科工作環(huán)境。
(2)掌握小兒病史搜集、體格檢查及病歷書寫特點。
(3)掌握小兒解剖生理特點及兒科常見癥、多發(fā)病(包括寄生蟲、傳染病)的預防、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護理以及兒童保健。
(4)基本掌握兒科急癥,如驚厥、呼吸衰竭、腹痛、心衰、感染性休克、中毒等兒科常見急癥的處理及鑒別診斷。
(5)掌握小兒常用藥劑量、液體療法及血正常值。
(6)基本掌握兒科常見病診療技術操作(包括胸穿、腹穿、腰穿、骨穿、頭皮靜脈穿刺、股靜脈穿刺等)。
2、門診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了解兒科門診工作常規(guī)。
(2)學會處理部分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如上感、支氣管炎、嬰幼兒腹瀉、佝僂病、營養(yǎng)性貧血、腸道寄生蟲病等)。
(3)基本掌握兒科急診處理(如高熱、驚厥)。
3、兒科護理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小兒常規(guī)護理。
(2)掌握小兒輸液、輸血、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
(3)基本掌握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等。
4、兒科實習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小兒吸痰、小兒病史詢問方法、小兒給氧、小兒體格檢查特點及方法、小兒靜脈輸液、小兒病歷書寫、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小兒臀部及口腔護理、小兒股靜脈穿刺、小兒喂養(yǎng)法、輸血、胸穿、腰穿、骨穿、腹穿。
要求:
(1)操作正確、熟練,無菌觀念強。
(2)充分了解小兒各時期的解剖生理特點,并以此指導操作。
(3)掌握小兒病歷書寫特點,正規(guī)、準確、完整。
5、兒科實習期間理論教學內(nèi)容:
(1)小兒液體療法
(2)小兒發(fā)熱的鑒別診斷。
(3)小兒驚厥的鑒別診斷及急診處理。
(4)小兒常用藥物用藥原則、劑量及副作用觀察。
五官科實習大綱
實習時間共6周(含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各2周)
五官科在臨床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不但具有獨立的疾病,而且很多疾病與內(nèi)、外、婦、兒各科有著廣泛密切的聯(lián)系。特別是對某些神經(jīng)(內(nèi)、外)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呼吸道、消化系、泌尿系以及內(nèi)分泌、免疫等有著決定性的診斷價值,還參與很多臨床搶救的重要過程。
1、眼科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掌握眼科臨床理論和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熟悉各類角膜炎、各種結膜炎與沙眼的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了解各類需要搶救視功能的疑難眼病的檢查程序和處理措施。熟悉白內(nèi)障、青光眼的檢查、診斷常規(guī)和手術適應癥、禁忌癥。了解眼底病的檢查程序和處理原則。
(2)熟悉眼科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掌握眼瞼結膜及浸潤麻醉。熟悉眼科各種阻滯麻醉和手術的消毒及鋪巾。
(3)掌握眼科用藥的規(guī)格、劑型、濃度、方法等,特別是縮瞳藥和散瞳藥的應用范圍和機理,以及禁忌癥和注意事項。
(4)掌握眼科的住院病歷的門診病歷特點、內(nèi)容和要求、注意項目、格式、記錄程序,做到內(nèi)容充實、準確完整,必須完成住院病歷2-3份,門診病歷5-10份。
(5)掌握門診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和處理。
(6)掌握各種小治療的基本操作,能獨立完成麥粒腫切開引流術、霰粒腫切刮術、中瞼緣內(nèi)外切口的方向的禁忌及注意事項,眼瞼內(nèi)翻倒睫矯正術。熟悉眼科診療器械名稱、使用。
2、耳鼻咽喉科實習內(nèi)容及要求
(1)結合理論上所學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掌握本臨床上的常見多發(fā)病及地方病的診斷及一般處理。了解本科疾病與其它疾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其它科疾病和本科疾病中的表現(xiàn)。掌握本科臨床解剖特點。
(2)掌握本科常見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掌握一般檢查方法。熟悉各種常用器械及藥品的使用等。
(3)掌握鼻腔上藥、止血、上頜竇穿刺術,取外耳道耵聹,咽鼓管吹張術的操作及注意事項:了解鼻息肉摘除術,鼻甲部分摘除術,扁桃體手術,鼓膜穿刺術的操作方法和術后觀察。
(4)熟悉鼻息肉、萎縮性鼻炎、鼻腔異物及鼻咽癌的診斷和處理原則,一般了解其他鼻部疾病的診斷。
(5)掌握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診斷及處理。熟悉其并發(fā)病的診斷,一般了解咽、食管異物的診斷及處理原則。
(6)掌握急性喉炎的診斷處理。尤其是注意小兒喉炎。熟悉急性會厭部及喉部腫瘤的診斷,了解呼吸道異物的診斷依據(jù)及處理原則。
(7)掌握各類中耳炎的診斷,注意其并發(fā)癥的早期表現(xiàn)及處理,熟悉耳外傷、外耳道異物及外耳道炎的處理。了解耳聾及梅尼埃病的診斷及治療。
3、口腔科實習內(nèi)容和要求
(1)熟悉口腔頜面解剖標志及臨床意義。
(2)掌握口腔、牙齒的名稱及記錄方法,并完成門診病歷2份。
(3)掌握口腔科的檢查方法及操作,熟悉口腔常用器械及使用。
(4)掌握齲齒、牙髓病、根類周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及其預防。
(5)掌握牙周組織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預防,了解治療方法。
(6)掌握口腔常用局麻方法及一般拔牙術,熟悉拔牙禁忌癥及適應癥,熟悉口腔采用麻醉藥,熟悉拔牙及全身的關系和拔牙并發(fā)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