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18:15:50
點擊量:次
信息來源:融媒體中心編輯:邵泉智作者:毛云 張百川審核:羅翔宇
在民大有這樣一位老師,孜孜不悔、刻苦鉆研是他作為教師的本色;深耕科研、求真務實是他作為科研人員的信條。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課堂到實驗室,他勤勤懇懇,用實際行動把科研寫在大地上,他就是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譚健峰。
譚健峰,1990年8月生,湖北巴東人,中共黨員,2018年博士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凝聚態(tài)物理學專業(yè),2020年于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出站。2020年12月入職湖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半導體信息材料多功能設計、物化性質調控及器件集成。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湖北省科學技術廳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各1項;在AFM、SNB等主流刊物上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10余篇。2023年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
“我前進的秘訣是堅持不懈”
厚積方能薄發(fā),篤行方能致遠。這是譚健峰多年求學經歷的感悟,“一路走來條件艱苦,天賦不高,碩博期間經常通宵達旦,持續(xù)努力是我不斷前進的秘訣”。在華中師范大學求學期間,譚健峰潛心學習,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優(yōu)秀研究生標兵、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論文等獎勵和榮譽。
譚健峰初中和高中一直是班級科代表,對于物理他有著十足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時常為了一個問題反復請教老師。高中階段參加奧賽培訓班,更加激發(fā)了他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全部填報了與物理學相關的志愿。肯下功夫,再加上濃厚的興趣,讓譚健峰很自然地選擇了繼續(xù)深造的道路。
譚健峰給學生上課
“武漢的冬天很冷,考研復習階段,我經常會在校園中尋一處安靜的地方看書。”對他來說,周末在自習室坐一整天是一件平常的事。對于熱愛的事物,他會投入百分百的耐心和細致,有一次譚健峰和研究生師弟合作研究集成半導體傳感器器件,由于當時條件有限,課題組之前也沒有相應的研究基礎,他和師弟一起反復試錯上百次才成功。
“教學,是大學教師的第一職責”
譚健峰從選擇成為一名教師開始,便將自己對物理學專業(yè)的興趣和熱愛融入教學中,在“共情”中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之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學是純粹而美好的,但是學習起來需要十分努力。恰似物理學中F=ma力對于運動的作用,踏實艱苦的課程學習是專業(yè)知識得以不斷充實豐富的動力源泉。”這是譚健峰常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的話。
在教學中,他還堅持以研促教,將學科交叉的跨界思維融入教學,注重科學思想和精神傳承,將半導體物理學研究領域中的物理知識融入其中,多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譚老師嚴謹認真、求真務實的科研態(tài)度影響了我整個研究生生活。譚老師會定期和組員討論實驗進展,提醒注意實驗細節(jié)、做好實驗記錄。跟著譚老師做科研立項時,他時常鼓勵我進行獨立思考,在關鍵處為我指點迷津,我很幸運在研究生階段遇到譚老師。”2021級化學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張丹夢回憶道。在譚健峰看來,“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老師,讓學生打牢專業(yè)知識基礎,少走彎路,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是最重要的職責。”
譚健峰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
課堂上,他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書本上沒有或者簡化過的計算推理過程,認為“正如物理學的發(fā)展一樣,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2022級智能制造專業(yè)的肖宇灝說:“譚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充滿激情,注重與學生互動,一堂課下來黑板上布滿了解題過程。課后,他總是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各種問題。”
對于譚健峰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也是在提升自己。“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不僅課堂教學過程十分重要,充分而細致的課前備課更加重要。要反復研究教學方法,反思教學過程,才能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風格”。他認為,教學還需長期實踐、刻苦鉆研、不斷積累與改進。因此,他常向周圍的教授前輩們請教教學方法,也常向青年教師學習經驗。
譚健峰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育人在課堂,而不止于課堂。譚健峰還擔任0322412-14班班主任,在生活中以“真心”對待學生,常常以身邊優(yōu)秀同事的事跡作為典型,開導并鼓勵學生以他們?yōu)榘駱樱3智笾麴嚒⑻撔娜粲薜膽B(tài)度,堅定治學信念,勇于追求真理。作為班主任,他始終把學生的困擾記在心里,關注學生的變化。他的學生都說,譚老師不僅是“老師”,更像一個朋友,一個好兄長,他們有難事疑問都愿意找他。
“讓基礎研究‘用的上’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
“物理學是揭示和闡述物質世界基本屬性、基本構成、相互作用和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也是一門基礎科學”。譚健峰深有感觸,“基礎研究可以為應用研究提供知識儲備和學理支撐,應用研究可以為基礎研究提供實踐路徑和檢驗標準。”在做好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如何結合恩施州電子信息產業(yè)與富硒產業(yè)的發(fā)展,如何朝這個方向努力將理論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如何把論文專利等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真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些生產線上的技術問題,是譚健峰經常思考的問題。
譚健峰正在做實驗
立訊精密工業(yè)(恩施)有限公司作為恩施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4+N產業(yè)集群戰(zhàn)略布局的首位電子信息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公司。2021到2023年間,譚健峰積極對接立訊精密智能制造生產線上的技術問題,協(xié)助工程技術人員解決同軸線線纜,焊接專用助焊劑等智能制造生產線中涉及到的技術問題;積極參與協(xié)助綠色化產業(yè)升級,制定團體標準,申報綠色工廠與高新技術企業(yè)等。立訊精密制程管理部經理覃艷疊評價道,“每次遇到技術問題的時候,譚博士總是隨叫隨到。去年夏天公司新采購的質譜儀,價值昂貴,工作人員在某些方面不是很專業(yè),譚博士馬不停蹄地趕到公司指導。”
譚健峰與立訊精密工業(yè)有限公司人員合照(左一)
在此過程中,團隊協(xié)助企業(yè)申報發(fā)明專利、湖北省中央引導地方等科技項目多項,爭取資金200多萬元。2023年,公司相關產品總產值突破16億。“在服務企業(yè)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的同時,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產業(yè)經濟發(fā)展,而且可以通過資源投入反哺基礎研究,為學生爭取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多的經費支持”。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譚健峰把對黨的忠誠,浸潤到教學與科研生活中。
三年多的高校從教經歷,對于譚健峰而言,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占據了他大量的時間,“最遺憾的就是陪伴家人特別是女兒的時間非常少。”繁忙的工作之余,譚健峰亦鐘愛在散步之中鍛煉身體,享受內心的那一份“安靜”。他也是以這種方式告訴學生們:大學生涯應是豐富且健康的,要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